Date: 7 6 月, 2022
遷移到雲環境時應如何分配工作負載
在考慮到高可用性的情況下遷移到公共雲時,確定工作負載(節點)的分佈方式是一個常見的討論主題。 如果工作負載位於本地環境中,則這些工作負載的位置通常由已建立的數據中心的位置定義。 在許多情況下,選擇另一個位置來託管工作負載並不是一個可用的選項。 借助公共雲產品,可以選擇廣泛的地理區域和可用區。
可用區通常類似於位於同一物理區域(例如加利福尼亞州)的一個或多個數據中心(物理位置)。 這些數據中心可能位於不同的區域,但使用高速網絡連接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它們之間的連接延遲。 (請注意,跨可用性區域內的多個數據中心的託管服務應該對用戶透明)。
作為一般規則,工作負載之間的物理距離越大,環境的彈性就越大。 地震等自然災害不會同時影響不同地區(例如美國西海岸和東海岸)是一個合理的假設。 但是,由於系統範圍的故障,仍然有可能同時發生跨區域的服務中斷(一些雲提供商之前曾報告過同時發生跨區域中斷,例如美國和澳大利亞)。 考慮創建跨不同雲提供商定義的 DR(災難恢復)計劃可能是合適的。
另一個值得考慮的觀點是保護資源的成本。 通常,工作負載之間的距離越大,數據傳輸的成本就越高。 在許多情況下,同一數據中心(可用區)內節點之間的數據傳輸是免費的,而跨可用區傳輸數據的成本可能為 0.01 美元/GB 或更多。 當數據跨區域傳輸時,這一額外成本可能會翻倍(或更多)(即 0.02 美元/GB)。 此外,由於工作負載之間的物理距離增加,預計節點之間的數據延遲會更大。 綜合考慮這些因素,一般來說,建議將工作負載分佈在同一 Region 內的可用區之間。